更新时间:2020-11-27 15:07 来源:华夏教育新闻网 编辑:张媛
《发挥名校之光 郑州外国语学校周剑在深圳龙华共话未来教育》
近日,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基础教育部指导下,全国未来学校课题立项研讨会暨未来学校校长论坛在深圳龙华区召开。
作为名校代表,郑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平原外国语学校执行校长周剑,在未来学校校长论坛上发表了《未来学校的规划建设与实践》专题报告,将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的经典案例,分享给与会近百名校长和教育工作者。
“要一手抓信息化,一手抓国际化,形成一体两翼,体用结合”,周校长开篇提纲挈领的提出,在确定未来学校发展战略上,顶层设计很重要。
自2012年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推动教育公平”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基础教育改革非常重视。周校长指出,中国的基础教育已进入了新时代,要做好未来学校发展战略规划,首先要深刻理解教育政策。会上,他重点解读了2019年0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2020年01月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及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关注未来学校建设的校长指明方向。
三年当地名校、六年新乡名校、九年河南名校,这是周校长对学校的现状总结以及对未来的期待。2014年8月,郑州外国语学校平原校区正式成立,学校以“办一所伟大的学校”为发展指向,不断探索现代化教育改革,使学校成为先进教育思想和经验的教科研基地。在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追求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实施的现代化和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并已经收获到阶段性的胜利果实,成为当地一所面向未来的示范学校。
周校长在会议上指出,建设一所面向未来学校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课堂改革,如何将教育信息化手段与传统教学相融合?由于技术平台开发并不是学校的长项,那么灵活借助社会力量就成为了课堂改革的可行办法之一。对此,周校长分享了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落地实践上的具体经验。2016年,学校与清华控股旗下K12教育平台慕华成志合作,引进“未来课堂”项目,借助清华优质教育资源,这所距离北京700公里的学校开启了新时代的课堂改革。周校长介绍,通过推进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使传统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素养都得到了很好地融合。
由于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在课堂,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就必须把重点放在课堂这一关键环节。“未来课堂”平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覆盖教学活动全过程的评估监测和管理业务,其丰富功能切中学校、教师与学生三方需求,实现了教师高效“教”、学生轻松“学”。除此之外,对于一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利用两年时间学习完初中所有知识,并将部分高中课程下沉,这是平外实现“分层教学”的一种创新方式。
2018年,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一行在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河南省委主委张震宇的陪同下,到访郑州平外,深入调研“未来课堂”应用成果。在观摩完示范课后,朱永新对慕华成志和平外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及双方对区域教育带动发展的教育责任与担当给予高度评价。
在周校长的带领下,未来课堂班的孩子可以更加轻松地学习知识,相同的成长时间,不同的成长经历,平外的孩子将有更多机会去探索这个世界,实现个人素养的提升。同时,这也是学校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方针政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周校长最后强调,只有抓住时代机遇,学校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面向未来学校的建设,应有更多周剑这样的校长,他们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教育改革的路上树立时代标杆,引领更多学校复制成功经验。同时,随着5G时代的来临,更多优质在线教育平台将为中国基础教育提供强大的赋能动力,点亮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