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6-30 18:45 来源:华夏教育新闻网 编辑:张媛
名校志向塾——东京大学经济学大学院今年9月取消笔试怎么办?
开幕高能!!
东京大学经济学大学院官网,于2021年6月17日更新公告,取消了原定于9月2日的经济学修士考试,改为和2020年一样的书类审查。同样原定9月28日、29日的线下面试也改为线上zoom面试。
也就是说,本次东大彻底躺平取消笔试,改为玄学面试为主。
书类审查结果(也就是面试名单)将于9月24日公布结果。因此托福/日语/学历/绩点等要求,大概率是无法改变了,也就是说实质上能为备考东大做出努力的部分仅限研究计划书部分。
想必大多数考生此刻的心情应该是和去年的同学一样忧伤,因为去年东大的录取着实玄学。虽说提前这么早,也就意味着不需要再去辛苦刷东大的笔试题目,但很多人和小编当年一样,并不是有着很过硬的硬性条件(比如出身校、高绩点、高托福分),才选择来到日本的,在书类这块几乎不存在什么过人优势。毕竟不是人人清华北大,虽然清北的考生落榜东大一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书类审查方面较好的出身校是进面试的一大优势。
接下来,笔者将根据目前情况,对东大经济学研究科报考时权重较高的因素,进行逐一分析。
托福怎么看
根据往年数据,正常笔试的话,是存在托福45分考入东大这种极端个别案例的(好孩子千万不要学,行业个例不具备参考价值)。其次60分入学的同学也是比比皆是,甚至可以说托福有个60分基本上日本基本所有经济学大学院都是亮绿灯的,つまり,到了这个点不会因为英语分数被刷。
然而好景不长:从2018年起,以早大新任学长上任为契机,早大基本上托福80分以上是硬性要求,可能存在偶尔几个75分的合格者。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直接打断了早大的笔试日程,还直接改变了考试制度。作为往年7月初雷打不动最早考试的大学院,早大不得不在5月份进行延期,并合并两次考试,并将这一考学制度直接沿用。
回到东大,没过多久因为疫情问题,东大也跟随早大的步伐取消了笔试,书类审查方面也变得和早大类似。根据2020年的考试情况判断,英语成绩和早大一样成为了进面试的重要参考指标。不过东大对一些有特色且合理的计划书还是有着一定青睐,早大则基本比较偏向80分以上的考生。
此处再次提醒一下各位iBT邮寄时间,并不是说必须出愿期间到学校。详细可以直接电话或者邮件提问事务,事务负责人汇很耐心的跟你解答(亲测有效)。
*此处默认各位日语足够交流水平。
研究计划书怎么看
既然笔试无缘,硬性指标也无法改变,那么最重要的部分无非就是研究计划书了。
可是,小编近两年遇到的很多同学,虽看他们的履历都是211甚至985,绩点也足够,且英语达标,但不知是对自己有盲目的自信,还是对东大这种最顶级学府乃至全日本的大学院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认为自己作为一介中国大学生,可以在0经验的情况下,单独写出日语语法结构没问题+题目有研究意义的题目。作为中国留学生可以说研究计划书这种东西基本没有接触的计划,即使过去高考写文章可能写过满分,但根据个人经验来说,对研究计划书的要求的基本审题能力是极度欠缺的。
笔者这些年遇到的几个问题比较大的学生,往往都有一些很莫名其妙的问题:
第一点: 研究目的和研究背景模糊不清
作为研究者你可以提及你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它的契机可能来源于你自己的生活,仅一句话一行字即可。接下来重点就是针对该课题对于经济学,或者对于社会有什么作用,研究它的意义,以及深入该课题的大背景。这才是你研究他的意义。
很多同学在2000字研究计划书的篇幅中,接近三分之一都在写,我是谁在哪儿读书,大学干了啥,上了什么课程,因为为什么研究这个课题,为了这个课题我花费了什么心思,他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Emmmm,你跟搞研究的人说这些合适么??(最关键的是你指出了这些问题,一些同学就是不愿意改,直接拿去出愿……
第二点:切勿轻易挑战前沿理论
除非你真的是学神,已经具备能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的能力,那说不定可以。如果只是大学期间学习了一点经济学,以及对最新研究有一定兴趣的,切忌不要只是看了几篇教授研究的理论课题就去整最前沿的理论研究!(一个还没学几年的人就去挑战最前沿的经济学理论,大概率是不把教授放在眼里)
本人的确见过有很强的学生借鉴某个理论框架搭建自己的理论模型,但能独自创造理论框架的人是真没见过(实际上大多数教授也做不到这个)。除非你已经是教授级别的人,否则别这么自信。尤其是研究计划书写到该学校某个教授最擅长的领域,你哪些地方是抄的,哪些地方引用有问题,大概率教授都能看穿(人家的工作重点就是网络文献),这就显得幼稚且不尊重人,或者说,至少这么做的风险极高。
第三:选题!选题!选题!
说实话要选个合适的题目并不简单,这里某种程度上和第二点有些重合。尤其是针对东大现在的情况,挑战比较独特有深度的话题是个可行的手段。去年有一个同学在托福学历绩点都不是很优秀的情况下,依然成功入学东大。从个人角度来看,就是这位同学的计划书选题有他独到的地方,同时他对自己的课题也有足够的文献阅读量和理解,并且有自己希望研究的原创性课题。但可以说,这条路不具备可复制性。和上面提到的45分托福进东大的情况一样,仅仅可以作为一种尝试罢了。实际上还必须有过硬的基本条件(学历/绩点/英语)。
笔者看到过很多同学一个劲地抓着最前沿的论文,在还没决定自己想做什么课题的时候就四处大量的看论文。看了一个月除了给了他莫名其妙的自信外,可以说对考学上毫无长进。最后一个实质性的题目都搓不出来,一直在说我要用某某教授研究的模型去研究中国的某某问题。但是实际上,教授能入手的资源和数据不是一个普通留学生能得到的。我们在选择课题为什么会觉得困难,就是既需要兼顾课题的价值(课题不能过于简单老套没有意义),但同时又不能难度过高,明显超出了一个大学生的能力范围(数据入手困难/论证难度过高等等)。这里的关键在于,要善于听取过来人的建议。一个劲钻牛角尖,最后拿自己的考试机会和3w多的考试费去头铁硬莽的,是对自己的极端不负责任。
第四:注意结构!注意结构!
东大教授作为老牌学院派,最看重论文结构严谨度。不必多说。
第五:不用太纠结
许多同学觉得自己写了这个计划书,自己入学之后就必须整这个,其实到时候都可以改,先入学了再说。
第六:放轻松
就如第三题条所说,毕竟这次直接改成了线上面试,大概率还是以硬性指标为主来选拔去面试的同学。计划书只要不出现上述问题,或者严重的语法问题,大概率是不必过分惊慌的。
不过语法问题方面有必要拓展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找日本人的老师或者同学帮助你改。有些同学莫名自信,自己改完交上去。至少从选拔的角度来说,比起选你的计划书,凭什么不选那些结构完整、逻辑清晰、语法修缮过的呢?只要你不是真的有独到的计划书内容,请不要盲目自信。
最后好好准备面试,就算在家里也要预防很多想不到的问题。有关这个等待下次东大放榜的时候名校志向塾再跟各位聊。
名校教育集团(原名:名校志向塾)株式会社名校教育集团成立于2004年初,于2009年注册成为法人企业。名校教育集团(名校志向塾)总部设立在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京,其所在地新宿,是东京乃至整个日本最著名的繁华商业区。集团成立至今的近10年间,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近200人的师资及管理团队,覆盖了大学以及研究生院文理科近50多个专业,以东京为中心,大阪、京都、名古屋、北京、上海等地为据点,辐射国际国内大中城市的庞大的教育网络。
名校教育集团(名校志向塾)以其勤于反思、勇于创新的办学宗旨,严谨治学的教学态度,优质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团队,汇集了在日华人的精英,向日本各顶尖大学输送了大批中国的有志学子。为了更好的完善高端日本留学一站式服务平台,名校教育集团携手国内高中,通过开展日英中等语言类教育以及国际升学课程,为各类国际学生冲刺进入日本顶级一流大学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服务。